公司LNG船板生產達到先進水平

2010-04-14
      至1月19日,公司為中船集團生產的12730噸LNG船用鋼板已經交貨,標志湘鋼的船用鋼板生產檔次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前不久,公司領導對寬厚板廠LNG船板的負公差軋制提出表揚。
      液化天然氣(LNG)船是指在-162攝氏度低溫下運輸液化氣的專用船舶,有“海上超級冷凍車”之稱,是國際公認的高技術、高可靠性和高附加值的“三高”船舶,被譽為世界造船“皇冠上的明珠”,目前只有美國、中國、日本、韓國和歐洲等少數幾個國家的10余家船廠能夠建造。至2009年12月11日目前世界最大的薄膜型LNG船“大鵬星”號在上海下水,我國首批5艘LNG船均由中船集團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建造。作為寬厚板生產企業來說,能夠為LNG船提供鋼板,不僅是市場的拓展,更是實力的體現。
      LNG船用鋼板的生產難點之一在于負公差軋制。負公差軋制主要是指終軋成品厚度比目標厚度偏小,但保持在負公差標準值范圍之內。對于鋼廠來說,負公差軋制有利于提高成材率,降低金屬損耗。據寬厚板廠軋制一線首席作業長姚建華介紹:一般的船用鋼板厚度公差控制在-0.3毫米至+1.0毫米之間。但是就LNG這種特殊用途的船板而言,湘鋼與中船集團的供貨協議規定所有可測量點都必須控制在-0.3毫米至+0.1毫米之內,而且最好是負公差,有利于減輕船體自重,增加可載貨量。據技術專家介紹,由于LNG鋼板的尺寸公差控制范圍很窄,目前只有日本新日鐵和國內寶鋼形成了正常生產和整船配套供貨能力,寶鋼生產的負公差合格率約在85%左右。

      2009年年中,公司營銷部門與寬厚板廠進行意向性溝通,希望做好生產LNG船板的前期技術準備,隨后不久,公司領導正式下達要求。寬厚板廠立即成立項目攻關組,首先著手鋼板的橫向和縱向公差收集大量的基礎數據,摸清湘鋼生產鋼板負公差的控制現狀。高溫的七、八、九三個月,攻關組人員測量了上千塊鋼板的數萬個測點,畫出圖形分析對比,發現60%左右的測點屬于負公差,然后尋找出現正公差的規律,采取對彎輥和軋輥輥型進行優化、確定合理的軋輥使用周期等技術措施。當中船集團專門與湘鋼就生產LNG船板的可行性進行技術探討的時候,寬厚板廠已經胸有成竹。進入去年四季度,寬厚板廠為中船集團試生產第一批800噸LNG船板,公司給定的指標是合格率要超過75%,從目前的生產情況看,實際超過了85%,船廠使用后比較滿意,緊接著又簽訂1萬多噸的供貨合同,后續又有訂貨。(胡佩生   謝昆平)